武器性能
研制背景編輯本段
在21世紀的今天,實際上傳統的戰略武器和戰術武器的界限正在模糊。一方面,是美國的B-52、B-2戰略轟炸機大量被用于執行戰術任務,甚至考慮過使用“三叉戟”D5導彈或者民兵3導彈攜帶常規彈頭執行戰術打擊任務。另一方面,中國目前大量裝備的精確打擊中程和中遠程導彈正日益具備戰略意義,由于這些導彈能在幾分鐘內同時摧毀數千個要害目標——換句話來說,在數分鐘內可以讓整個第一島鏈的美國軍事基地失能,這種打擊效能可以說不亞于核武器。因此實際上這些常規導彈已經具備了戰略威懾意義。
在這種情況下,強敵的唯一應對措施只能是發展類似的武器試圖形成“恐怖平衡”——然而從現狀來看,他們的研制進度相當不理想,也就是說,東風-17導彈給了我國起碼5-10年,甚至更長的戰略優勢窗口。而且,由于實際的地緣因素,強敵即使部署與我方類似的高超導彈系統,也幾乎不可能與我方的大量中程、中遠程精確打擊能力形成對等威懾。
這意味著,對手將只能訴諸于核武器——然而這在現代地緣戰略中就等于承認自己的劣勢 ,因為在兩個擁有強大核力量的大國之間,核武器作為一種保衛自己核心利益的手段,其威懾力是可信的;但若一方聲稱要用核武器保衛一些無關緊要的邊緣利益。
因此,作為我國最新型精確遠程打擊火力的代表,東風-17被列入戰略打擊力量的行列,就很可以理解了。
東風-17導彈是世界上第一種實際服役的全程滑翔高超聲速導彈,此次在國慶70周年閱兵式上的展示,具有極大的震撼性。
研發歷程編輯本段
東風-17研制過程中,研發人員在JF12激波風洞測試其空氣動力性能。后者是中國科學院于2012年建成的一項風洞測試裝置,可以吹出5-9馬赫模擬風,溫度可達攝氏3000度左右,完全模擬彈頭在高超音速飛行中所經受的惡劣環境。
高超聲速飛行器是當今航空航天領域的前沿技術,其高速度和高機動性可以突破任何導彈防御系統,對現有防御體系來說是前所未有的威脅。公開資料顯示,我國于2014年1月首次測試了一種高超聲速滑翔載具,媒體將其稱為DF—ZF,據稱該飛行器速度高達10馬赫。目前,中國已對該高超聲速滑翔載具進行了7次測試。有專家表示,東風-17實際上就是DF—ZF的武器化型號。
從2014年開始國外就開始不斷的提到中國在進行高超音速武器試驗。至今實際上也僅僅只有五年的時間。
2019年10月1日,于中華人民共和國70周年國慶閱兵首次亮相。
導彈性能編輯本段
技術路線
中國的技術路線和美國不一樣,以實用的東風-17為例,它是利用彈道導彈的1級火箭,把高超音速彈頭送入一定高度,而且擁有超音速的初速度。彈頭開啟自己發動機進一步加速,進入預設的飛行線路。東風-17的彈頭采用火箭發動機,技術難度比美國的超燃沖壓發動機低。
其實中國在高超音速武器開發有多個方案,東風-17是最早實用化的,而其他仍然在研究中,這些方案各不相同,其中有一款和美國X51A相似,同樣是用大型飛行掛載空投發射。中國多個高超音速武器方案研發方案并行,爭優選用,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和資源,然而我們已經成功獲得東風-17,未來會有更多成果出現。
簡單講就是東風-16的彈體加上高超音速的彈頭,形成了現在的東風-17,世界上第一款公開的服役的高超音速導彈。
導彈優勢
高超音速飛行器是一種可以高速在大氣層內機動飛行的武器系統,其彈道并不像彈道導彈一樣單一,完全可以做到在一定范圍和區域內的指東打西。同時其飛行速度并不是同樣可以做到“指東打西”的巡航導彈所能比擬的。其進入大氣層后飛行速度可以長時間保持在10馬赫左右??梢詸C動飛行1400公里對目標進行打擊。
而目前而言世界各個國家對高超音速飛行器的防御力全都為0。這是一個真正可以在作戰范圍內刺穿任何防御體系的利器!
東風-17針對于移動的航母、固定的軍事基地、以及深埋于地下的導彈發射井等重點軍事目標的打擊效率極高。
在國外討論和猜測中國的DF-ZF(外媒猜測型號)的時候,往往會加上一句中國將在2035年后將之武器化。但全世界所沒有猜測到的是——我們的東風-17在僅僅暴露出來中國測試高超音速飛行器的消息5年后就向世界公開亮相了。這是令人感嘆的中國速度。
性能預測
東風-17型導彈被認為是在東風-16B型彈道導彈基礎上研制而來。東風-16型導彈射程超過1000公里,被稱為“沖繩快遞”,其打擊精度接近巡航導彈,為數十米級。而東風-17型導彈顯然全面超越了它,不但打擊精度進一步提高到米級,而且被分析稱實際射程在1800-2500公里之間。這一距離早已超越第一島鏈上的所有島嶼,覆蓋了第一島鏈至第二島鏈之間的大部分海域。
東風-17型導彈被認為既能搭載核彈頭也能搭載常規彈頭。雖然技術上確實能夠辦到,但火箭軍對于“核常兼備”型彈道導彈是有自身定義的。一般來說,射程超過3000公里的中程及以上級別彈道導彈,才會被歸入“核常兼備”型,或者就只是核導彈。所以,以東風-17型導彈最大約2500公里的射程,不大可能成為像東風-26型(射程約3500公里)那樣的“核常兼備”型彈道導彈。
評價影響編輯本段
這是一個完全的改變戰爭形式的武器,東風-17的出現將戰爭的形式真正升級到了高超音速打擊的等級內。這是比核武器更有威懾力的武器,同時東風-17的出現將導致傳統的大量現在的高科技武器失去真正的作戰意義。例如目前的“五代機”和航母,在傳統意義上講五代機和航母是目前最具戰斗效率的武器系統,前者實施了“我去打你而你不知道我來了”的精確打擊思路。而后者則大大的擴展了空中武器投射的范圍。
但在高超音速武器面前,五代機和航母的優勢幾乎沒有了。高超音速武器的概念叫做“我來打你,你反應不過來,只能挨打!”
10馬赫的飛行速度相當于一秒三公里的距離,東風-17飛行高度大約距地60公里高度,飛過一個薩德導彈防御基地的防御范圍僅僅需要不到18秒,這段時間內導彈防御系統的雷達開機自檢都不能完成。
所謂的踹門的任務,我們完全可以不依靠殲-20這類的五代機完成,只需要數枚東風-17就可以完全癱瘓對方的軍事目標。
從這個角度來看,五代機已經完全落后,同時六代機的標準也需要重新定義了。往大處說則是未來高超音速武器將會徹底的改變戰爭形式。
當然目前我們的東風-17還只是安裝在中程導彈上,但不排除經過技術改進將東風-17的再入器部署于遠程或洲際導彈上。畢竟,東風-17的服役代表著我們高超音速打擊武器的完全成熟,繼續提高的空間還是十分巨大的。
導彈本身作用不是最大的畢竟是一款中短程導彈,但是彈頭所代表的的技術能力和發展方向是重大的,可以這樣理解,如果把東風-17的彈頭拆下來放到洲際彈道導彈上那威力將會什么樣,或者加上分導式核彈頭,在目前的全球防控體系當中根本就是無解的。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軍事戰略、軍事時事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中國“翼天”新型高機動防空系統 下一篇 德軍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