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莫夫 卡-31(北約代號'螺旋')早在蘇聯海軍時期就開始開發,目前在俄羅斯、中國海軍和印度海軍服役的預警直升機??蛑鄙龣C公司和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公布了卡-31預警直升機的新細節???31裝有E801M Oko空中和海上監視雷達,是一個多用途直升機家族中的最新成員,該直升機家族中包括反潛戰(ASW)型卡-27和卡-28,搜索與援救(SAR)型卡-27PS,以及空中攻擊型卡-29。
武器性能
發展歷史編輯本段
卡莫夫設計局聯合股份公司(當時的卡莫夫DB),于1980年開始對Ka-31中型海軍直升機的開發,并在1987年舉
卡-27直升機
行了首飛

由于使用艦載直升機而積累的豐富經驗,蘇聯海軍最終選擇了經過考驗并且更加可靠的卡莫夫卡-27直升機??蛟O計局此時已經在卡-27的基礎上發展出卡-29。下諾夫哥羅德無線電技術研究所(Nizhny Novgorod Radio Engineering Institute)負責安-71的雷達設計工作,同樣設計的雷達(適當變化)也被用于預警直升機的研發。因此,這兩款機型均計劃在1980年安裝改型雷達,因此開發出了卡-29RLD。但由于雷達研發的延誤,但直到1987年首飛時,雷達的研發還沒有完成[1]。生產版本的卡-29RLD/-31版本與其原型的卡-29有很大的不同。
卡-31的特點:
取消了笨重的傳統飛行儀表,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的光電顯示屏。
座艙比KA-27/29更寬,并安裝有2個額外的MFD。
沒有反潛能力。
安裝有格洛納斯Kabris12通道的全球定位系統。
發動機是采用2臺更強大的克里莫夫TV3 -117VMAR。 (卡-27使用的TV3 -117BK)
添加TA- 8KA APU為雷達和C4ISR系統提供電源
16通道數字通信系統(Link 16,戰術數位資訊鏈路)可以覆蓋250英里(400公里)的范圍。
機載雷達編輯本段

搜索范圍 | 110千米(RCS=1.8㎡空中目標) |
250千米(驅逐艦等大型目標) | |
覆蓋范圍 | 方位:360度 |
距離7~250千米 | |
高度:5~3500米 | |
處理目標數 | 可探測多達200個大型目標,跟蹤40個空中目標和海面目標 |
尺寸 | 6m×1m |
掃描范圍 | 水平、垂直均為±60° |
質量 | 2000kg(天線) |
性能參數編輯本段
旋翼直徑 | 15.9米 |
機身長度 | 11.6米 |
機身寬度 | 3.8米 |
機高 | 5.5米 |
空重 | 5520千克 |
正常起飛重量 | 11400千克 |
最大起飛重量 | 12500千克 |
發動機 | 2×TV3-177VMAR渦輪軸發動機 |
乘員 | 3人 |
巡航速度 | 220公里/小時 |
最大速度 | 250公里/小時 |
航程 | 680公里 |
懸停升限 | 3500米 |
實用升限 | 5000米 |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軍事戰略、軍事時事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