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艦艇戰術數據處理系統,簡稱艦艇C2(commandand control)或C3(command,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系統。兼有武器控制功能的,又稱艦艇作戰指揮武器控制系統。
武器性能
正文編輯本段
功能 用于儲存、提取和處理艦載雷達、聲納、電子偵察設備和通信網絡獲得的信息,能對多批目標進行跟蹤和威脅估計,顯示完整或局部戰術圖像,選定最佳作戰方案并進行武器分配,輔助指揮員對艦艇或艦艇編隊實施作戰指揮。其特點是反應快,精度高,有良好的戰術指揮輔助功能和部分武器控制功能。按裝備對象,有艦用、艇用和潛用;按結構形式,有分散式、集中式和分布式。

簡史 艦艇作戰指揮自動化系統是適應現代海戰的需要,首先以大型軍艦為裝備對象發展起來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出現的艦艇戰斗情報中心, 美國簡稱CIC(combat information center),英國簡稱AIO (action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是一個安裝有基本靠手工操作的處理戰術數據設備的艙室。戰后,由于作戰指揮日趨復雜,信息量大,時限短促,用手工方法處理戰術數據已不適應現代海戰指揮的需要。數字電子計算機的發展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技術手段。美國于1961年,首先在“馬漢”號、“金”號驅逐艦和“奧里斯坎尼”號航空母艦上裝備了海軍戰術數據系統( NTDS-naval tactical data system)。英國于1964年在“鷹”號航空母艦上裝備了戰斗數據自動化系統(ADA-action data automation)。20世紀80年代,許多國家的海軍在各型水面戰斗艦艇和潛艇上,普遍裝備了作戰指揮自動化系統。
現代艦艇作戰指揮自動化系統的發展,趨向于分布式的總體結構,力求采用新技術,大力開發戰術應用軟件,采用聯機自動測試技術以提高其可靠性,采用多路復用數據傳輸技術以增強其生存力。
配圖編輯本段
相關連接編輯本段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軍事戰略、軍事時事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